發布時間:Tue Jul 29 09:19:33 CST 2025
記者注意到,書博會期間,南岸分會場以“一會一展一賽一市”為核心,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。
例如,開設“老舍與重慶”等特色書展與閱讀分享會;聯動“巴渝書市”推出購書促銷、讀書贏消費券等活動,還有“2025網行者大會”,聚焦網絡文學、網絡游戲、網絡生態、融合出版等重點領域,讓不同年齡、不同興趣的市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盛宴。
活動不僅內容豐富,更走出會場,實現了商圈聯動。從城上天幕樂游觀光塔到萬達廣場,從協信星光時代廣場到海棠煙雨溫泉度假酒店,都推出了貼心惠民政策。
活動期間,憑書博會相關證件或江南書市購書憑證,可領取城上天幕樂游觀光塔面值50元的購票代金券;可在萬達廣場,快樂街區兌換10枚游戲幣,博鳴乒乓球、屈臣氏SPA免費體驗暢玩;美食方面,牛膳壽喜燒、菌都薈、金媽家、二刀潮牛等數十家餐飲,享88折;萬達影城購電影票立減10-15元;購書中心購買指定書籍5折起……
除了暢快游玩,南岸還給足市民參與感。書博會期間,開展“IP·創未來”·“魅力重慶”數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,旨在結合“魅力重慶”無人機燈光秀,充分挖掘巴渝文化IP,推動數字文創產業發展。大賽設置高校組、專業組兩個組別,采取“榮譽+獎金+利益分享”激勵機制,通過精神認可、短期資金支持、長期價值轉化相結合的方式,推動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雙贏。
可以說,豐富的活動掀起了全民閱讀的文化風潮。
書博會分會場為什么花落南岸?這座城區以獨特的文化基因和產業布局,成為重慶文化版圖中的重要一極。
南岸的文化底蘊深厚,歷史與現代在此交融。從開埠時期的洋行舊址到現代數字出版基地,從老街巷弄的獨立書店到高科技的數字文創企業,南岸的文化生態呈現出“厚”與“活”的雙重特質。
“厚”在于積累。南岸擁有224個公共閱讀空間、62家特色書店、58家印刷出版企業,精典書店、窄門書店等已成為城市文化地標。這些空間不僅是書籍的容器,更是思想的孵化器。例如,精典書店以吊腳樓元素和藝術雕塑營造出獨特的閱讀氛圍,而涂書館則依托老茶廠家屬院,將歷史記憶轉化為社區文化活力。
“活”在于創新。南岸并未止步于傳統閱讀,而是積極擁抱數字時代。全市首個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在此落地,網易、騰訊等龍頭企業集聚,年營收突破25億元。這種“活”力,讓南岸的文化產業既有根脈,又有枝葉。
今年世界讀書日,“閱享南岸City Read&Walk”10條精品打卡線路正式發布。分為閱讀+運動、閱讀+美食、閱讀+暢玩等類型,串聯起銅元之光天空島、重慶開埠遺址公園、浮凸文創分館、浩閱書店拾光分館等眾多點位,打卡“一路書香”。
書博會選擇南岸,也許正是看中了這種“厚”與“活”的平衡——既能展示文化的深度,又能體現產業的銳度。
文化不能僅停留在情懷層面,更需要產業支撐。南岸的獨特之處在于,它既守護傳統閱讀的“慢”,又擁抱數字出版的“快”。
今年,首次將網行者大會作為主要活動納入全國書博會,也是第33屆書博會八大主要活動之一。
大會配合網行天下主題展,組織網絡出版上下游現場交流,研討網絡出版新產品、新模式、新服務,合力構建網絡出版生態等。會上還成立了陸海網絡文化生態研究中心,深入地探索網絡傳播規律,推動內容創新與文明培育,旨在發展成為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網絡文化智庫。
走出會場,可以看到,近年來,南岸區在加快布局數字出版產業。
這里打造了全市首個市級數字出版產業基地,匯聚了重慶市出版監測中心、市版權服務大廳等市級行業主管及服務部門,形成了“決策共商、管理協同、服務集成”的共建機制。從政策扶持到平臺集聚,再到品牌引領,為數字產品生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定制化服務。
目前,基地規模以上數字出版企業28家,年營收突破25億元,數字出版產業集群效應初顯,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,相應改革創新舉措入選2024 年度重慶市文化建設領域改革發展最佳實踐案例,重慶灝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入選“2025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30強”。
目前,全區已集聚重慶出版集團、網易、騰訊等龍頭企業和京東方藝云、點眾科技等高成長性明星企業,累計培育文化企業3900余家(其中數字文化企業300余家)、從業人員超3萬人、年營收突破115億元,文化產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。
南岸區政府區長喻顯鑌
打造“書香南岸”閱讀品牌
加快布局數字出版產業
南岸地處重慶中心城區“兩江四岸”核心區,依南山而臨長江,據東站而通八方,濃縮了“雄奇山水、新韻重慶”的顏值氣質。當前,南岸區正積極融入現代化新重慶“六區一高地”建設,打造重慶高質量發展南部增長極,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區。“書香南岸”浸潤人心,全民閱讀“觸手可及”。
目前,南岸區擁有全市首個數字出版產業基地、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、全國版權示范園區、數字內容·渝產業園、天譽·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“一基地多園區”金字招牌,集聚重慶新華出版集團、騰訊、巨人網絡、多劇視頻等龍頭企業和灝瀚網絡、點軒科技、煜顏科技等高成長性明星企業,累計培育文化企業近6000家(其中數字文化企業300余家)、從業人員超3萬人、年營收超130億元。
我們將以書博會為契機,堅持數字為媒、文化為魂、產業為基、內容為王,全力構建南岸數字文化發展新格局。聚焦數字內容、數字文創、網絡視聽,加速構建數字出版全產業鏈生態,力爭未來三年數字文化產業規模年均增長30%以上;持續擦亮“書香南岸”品牌,數字賦能全域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建設,力爭未來三年全區90%以上社區實現公共閱讀空間數字化全覆蓋;推動數字技術與精神文明建設深度融合,讓歷史文脈“活起來”、城市文氣“濃起來”、文化軟實力“強起來”,帶動城市品質、城市能級、城市價值顯著提升。
書博會的回歸,是南岸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。
這座城市正在用“書香”回答一個更宏大的命題:在數字化、商業化浪潮中,文化如何既保持純粹,又實現價值?南岸的答案是——“形神兼備”。
“形”是空間、產業、活動,是看得見的載體;
“神”是文化認同、創新精神、生活美學,是看不見的底蘊。
當游客在精典書店捧書閱讀,當創業者在數字出版基地敲擊鍵盤,當市民在City Walk線路上漫步——南岸的書香,已不僅是紙頁的味道,更是一座城的文化呼吸。
第1眼TV-華龍網首席記者 陳美西 實習生 都予潤/文
簡夢/外聯
羊華/統籌
劉思利/編輯
何燕宏/設計
兩江潮涌,渝州蔥蔚。取一瓢“治理”之水,品區縣幸福之治,探融合發展之勢。瞭望渝州,看見遠見。華龍網客戶端推出全媒體時政欄目《渝州瞭望臺》。以區縣為樣本,以成效洞悉發展之策,以對話論道繁榮之路,見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提速增效,唱響巴渝大地經濟發展的時代合音。讀:言之有物的深度報道;看:融媒體多維度的呈現;問:區縣主政者權威解答。